“棕子香,香廚房。艾葉香,香滿堂。桃枝插在大門上,出門一望麥兒黃。這兒端陽,那兒端陽,處處端陽處處祥!眱簳r的童謠里唱出小時候對端午節的記憶。
端午節在盛夏中,帶著特有的艾草味,驅散了蚊蟲,似乎也驅散了暑氣。
吃粽子
粽子是端午節的儀式感,好像不吃一個粽子就不算過了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端午節。
粽子的種類繁多,北方多以甜粽為主,南方則以咸粽為主,每年因為粽子的味道引來“南北大戰”。
粽子幾乎在每處就有每處的性格,他是包容的,即使有時候外表并看不出太大差異,但內里總是有著這片土地自己的想法。
東湖醋園今年依舊別具特色制作了醋味粽子,甜而不膩,有著醋的香味。
東湖醋粽子具特色的地方,就是將精選的紅棗用三年6度的老陳醋浸泡半月。浸泡后的棗浸入了醋的香味,又保留了棗原本的香味。
這樣包出的東湖醋粽子既有紅棗的酸甜口感,又能體現江米的香氣。
無論酸甜咸那都是家的味道,是我們牽掛的味道。
而端午節的問候有時我們為了形象表示,我們在這一天也總俏皮的問候著“粽子節快樂”,把打招呼時的“你吃了嗎?”改為“你吃粽子了嗎?”。
端午節習俗
當初的端午節,傳說是先民擇“飛龍在天”吉日祭拜龍祖,祈福辟邪的節日。這也是為何端午節的標志性習俗里有一個“賽龍舟”的緣故。
另外一種說法,認為端午來源于“惡月惡日”。認為這一天是不祥的。
因此,便衍生出佩香囊、掛菖蒲等辟邪攘災的民俗活動來。
端午節不知從何時起摒棄了快樂的說法,改用了“端午安康”。
想想也很是嚴謹,在這樣吃粽子,掛艾草,戴五彩繩這樣充滿儀式感的快樂里,祈求萬事安康。
小醋祝大家,端午安康~